一、徒步游牛背山线路有哪些?
徒步线路
传统徒步线路
传统徒步线路,泸定县冷碛镇出发:徒步时间9 小时左右
适宜徒步时间:全年皆可
D1
成都--- 雅安--- 天全--- 甘谷地--- 冷碛(7 小时)
D2
兴隆--- 前进村--- 煤坪--- 云海人家--- 牛背山(9 小时)
D3
欣赏壮丽云海
D4
牛背山--- 云海人家--- 煤坪--- 前进村--- 兴隆--- 冷碛--- 成都(13 小时)
线路盘点
从成都任意方式出发抵达冷碛后,在冷碛小歇一晚。次日一早从冷碛乘当地面包车出发,经过兴隆乡送至前进村,徒步由此开始。一路上坡,最少也许8 小时以上,徒步路线中有不少的捷径,可问询当地老乡,在这条线路中若是遇上好天气,一路上都可看见贡嘎雪山。
最新徒步路线
最新徒步路线(荥经县三合乡出发):徒步时间4 小时左右
适宜徒步时间:4 月—11 月
D1
成都--- 雅安--- 荥经--- 三合乡(3 小时)
D2
三合乡--- 煤坪--- 云海人家--- 牛背山(8 小时)
D3
欣赏壮丽云海
D4
牛背山--- 云海人家--- 煤坪--- 三合乡--- 荥经县--- 成都
线路盘点
从成都任意方式出发可直接抵达荥经县三合乡,亦可到荥经县城转乘面包车前往,从三合乡出发至煤坪段,由面包车送到煤坪,从煤坪开始徒步。从三合乡到煤坪的当地绿色面包车包车价在700-800 元,可坐7 人。
二、清朝的皇帝生前造自己的陵墓了吗
生前开始建陵墓,并且皇帝没死绝对不能竣工,竣工就代表皇帝死了,那样得入土了。
三、康熙皇帝的陵墓在在哪里?
景陵
景陵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位于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该陵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十日动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完工。
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石像生、下马碑、神厨库、牌楼门、神道碑亭、二柱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以一条宽9.70米的神路贯穿成一个完整的序列,该神路南与孝陵神路衔接,北端直达宝城,弯环如龙,盘曲有情。
景陵是清五朝在东陵界内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筑规模稍逊于孝陵,建筑规模总体上是以孝陵为蓝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创。如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石像生缩减为5对;改龙凤门为牌楼门等。景陵在葬在葬制上也有重大变革,开创了先葬皇后,附葬皇贵妃的制度;另外还摒弃了尸体火化入葬的传统而改为土葬。景陵的建筑风格及丧葬形式大多为后世所效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清朝皇陵中的圣神功碑亭是由嗣皇帝兴建的,用以彰扬先皇一生的功业,景陵圣德神功碑亭建于雍正三年至雍正五年(1725-1727年)。按照雍正皇帝的意愿,亭内竖立了两块石碑,分别镌刻满文、汉字,用以记述康熙大帝60多年的赫赫功德。碑文由雍正皇帝亲自撰写,长达4300多字,是后世研究康熙朝历史的珍贵史料。
景陵石像生的布置有别于清代所有帝陵,自五孔桥至牌楼门段的神路由于地形的影响而呈弯环的曲线,无法像其它陵寝际样对称布置,于是当时的建筑设计人员就根据神路走向顺地制宜随曲就弯地进行设置,一改其呆板的模式而呈现出灵活多变、步移景换言之的效果,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聪明和才智
四、清史,鳌拜和苏克萨哈到底谁先死的?
苏克萨哈 先死的 1667年索尼死后苏克萨哈便上疏请求解除辅臣的职务,愿往遵化守护顺治陵寝。这个举动别有意味,那就是既然苏克萨哈已经卸任(此时他已经排名第一),鳌拜就无理由再继续出任辅臣,还政与康熙。终鳌拜诬陷苏克萨哈“背负先帝”,“别怀异心”,以24项罪名逼令康熙将其处死。康熙不同意,认为“核议未当,不许所请”,鳌拜竟要胁康熙执行,最后苏克萨哈被处绞刑。